close

以前總認為 沒必要上準媽媽教室    



這個準媽媽教室 是為即將分娩的媽媽上的課程 讓她們有心理準備


在這過程會有什麼事發生好做應付及新手爸爸可以即時給予幫助



但以前的媽媽們 都沒有上過也是一樣孩子生的一大堆   也沒聽說有什麼問題  


反正遇到了再問一些老手媽媽就可以了



 



但我卻有一次機會和一位親戚他們一起去旁聽一堂課,有點開了眼界 ,有點嚇到



因為就算以前上護理課程也沒有放過這麼身歷其境,一鏡到底 血淋淋的生產記錄過程



我看到時 我身體同時產生了感受生產的過程感到她的痛楚      挺令人印相深刻的



 



還有準爸媽們二人一組  如何幫助另一半減輕陣痛 及 一些教育課程     而不要只讓媽媽單打獨鬥沒有參加感



課程共五堂 每堂三小時     結業時 還要完成作答才會給証書



 



 


那是五年前的事了    我也上的模模糊糊  莫名其妙  半聽半懂



課程結束後 我們在等電梯時  剛好有一對年輕夫婦約是在18至20歲左右


古怪的是 在全程中他們臉上沒有為人父母的喜悅 我有注意到


 



因為懷孕生子在大部份的人觀念 還是喜事一件



而我又雞婆不愛冷場 所以在搭電梯時 就熱情的和他們聊了起來



 



我問他們是不是同一場課程?             男的說是的    女的一直冷冷的有些不高興



少根筋的我 還有一搭沒一搭的聊



第一胎嗎  男的笑笑沒回答    場面有些冷掉



這時大家應該就停了 不聊了     慢慢帶過就好



我也不知道我在自目什麼 從頭到尾都很快樂熱情的分享喜悅   能夠迎接新生命是多麼大的祝福呢



我又問了   知道是男是女嗎



女的終於回答了   卻是二道極寒冷 又 銳利的目光射過來      我們不想知道    身體的語言很明顯的說:不關你的事



我有點嚇到    她的不友善 及恨意      我有點呆掉啦      後來電梯也到一樓 大家也分開了



這個奇遇 有點讓我不得其解    為什麼他們沒有一點快樂      好像希望不要知道這個小孩的一切   好像這孩子對他們而言是多餘 不要的



 



如果是不要小孩當初 在炒飯時      就該做好防範      要不然也要想辦法拿掉(一般人不都這樣)   既然想要生就該轉念 且又花錢來上媽媽教室      不就是也有期盼嗎          我一直想不通涅    態度也令人百思不解



 



 



直到有一個機會    聽到一些年輕的高中生  一群女孩子聚在一起    聽到他們在聊  和誰發生關係 打算要生他的孩子,他們覺得在16-18歲生孩子 覺得是很酷的事, 還有几個已說他們有了 他們好高興要做媽媽了,可以離開家裡的老巫婆 自己成媽就可以不用在聽家裡的話,自己還可以明正言順的搬出去,在那氛圍,我真的直覺的想,你們把人生想的太容易了 ,想法也太愚蠢了,也太天真了吧 ,你們真的覺得這麼做人生就沒有問題了嗎?



(人是不是這樣 ,急著跳出一個牢寵,卻跳進了一個地嶽?)聽到時 我真的覺得世風日下 人心不古,這種會帶給人們不幸的謠言(撒旦) ,一堆人信,真為他們的未來担心 年紀輕輕卻撰擇了最艱苦的下半輩子 為它付出多少代價



 該怪~~~~~1.交友不慎 2.教育失敗(包括家庭教育) 3.是非不分的人生觀



 



現實的考量呢?



我們一個個來算     你是否想清楚了:



1 放棄快到手的學業 放棄一切夢想在家相夫教子 到孩子上幼稚園至少也要6年



2 對方是否願意真的和你結婚,給你家給你名份幫你扶養孩子 ,如果不是你要靠你自己扶養孩子 那養育費哪來?



3 如果你出去工作  沒有高中文憑的你能找到什麼好工作來養家 ? 你的薪水付得起保姆費及生活所需嗎?



4 如果你出去工作,新生兒每二小時需要吃奶換尿布及一些事項,你白天工作,晚上你有精神不睡去照顧新生兒嗎



5 小孩的額外支出 像生病醫療費用,吃的穿的用的,教育費在哪裏



6 那你的小孩在單親家庭長大 你上班誰去接送 小孩的心理教育是否給多完善的輔導呢?你有心裏準備養兒需要担心到你閣眼的哪天



7 你有準備在年紀輕輕為了孩子犠牲你的夢想嗎,安定下來嗎? 這個壓力你可以扛至少20年嗎



8 你除了可以給他滿滿的愛  你還能給得起他什麼?



 



生小孩不是玩伴家家酒 一旦起了頭 是辭不了的 有了小孩更不是養小狗小貓 有天你累了不想扛了就丟棄了事,這可是一生一世的事


 


 


 



後來我仔細想想那天在電梯裏的年輕夫妻 或許他們的小孩一出生就要給人領養了吧,所以文件都簽好了,也 或許都約好了孩子一落地就不得拖延,領養的父母可能早在醫院候著,一出生就抱走了


 


所以他們也不想知道是男是女吧又或者領養著是有身份地位的有錢人,懷孕過程的醫療費用及營養費和準媽媽教室都是他們出的,只是不想過程中有問題,盼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吧,為什麼這麼久的事,我一直無法忘懷那几分鐘的邂逅,或許是印相太深了,或許几個月前這些高中女生的對話又重新的從我記憶深處被換起的一個回憶吧


 


 



作父母的 真的要過濾一下 他們正在交往的朋友 是否合適


有女兒的在青少年時要時時防範 不要太早有性交 懷孕的風險.


有兒子的請管教好不要出去遭踏家人的女兒搞大別人的肚子,二手一拍叫人去夾娃娃.



你應該也不想40歲就要作嬤作公了吧,要不然又會有許多媽寶的父母出來為他們收拾殘局 !!到時苦了還是自己 何必呢!!!



 



PS: 看到台灣很多性犯罪者生存在我們四周 常感到敵暗我明 防不勝防 ,凡是強姦犯 應該要防效美國的強制 條例,畢竟法治是保謢好人而不是犯罪者 ,台灣司法真該好好學學這一套,這樣強姦犯要作犯之前,會有所顧忌而不會白白的讓婦女兒童犠牲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23日專電)美國加州從1947年首創「性犯罪者登記」制度以來,如今全美各州都有讓民眾隨時查詢社區是否住有性侵犯的資料庫系統,目的是讓社區居民了解自家附近是否住了性犯罪者。


「性犯罪者登記」(Sex offender registration)的設立,主要目的是讓社區居民隨時了解自家附近是否住了性犯罪者、或者有性犯罪者突然搬進社區。


透過資料公開化、透明化的作法,性侵犯的姓名、地址甚至個人大頭照都讓外界一覽無遺,希望達到提高社區警覺並減少悲劇發生的目的。


在美國,被法院定罪的性犯罪者,都必須向居住社區的警察局辦理「性犯罪者登記」,而且是一出獄就要登記即將居住的地址。


隨著網路逐漸普及,如今美國民眾只要透過網路搜尋,就可以從各地警局或州政府的資料庫,查詢自家社區附近是否住有性侵犯。


全美各州當中,加州在1947年最先推出「性犯罪者登記」。1994年,名稱為「賈可布魏特爾靈法案」(Jacob Wetterling Act)的美國聯邦法律,則要求全美各州必須訂定法律,強制規定曾犯下重大性侵案件或有性侵兒童前科者,一律要向各州主管機關登記。


根據這項聯邦法案,州政府在至少10年的期間內,必須每年確實查核性侵犯所登記的居住地址等資料是否屬實,如果是具有高度再犯風險的前科者,則終身都要接受州政府每3個月1次的地址查核。


到了1996年,美國聯邦法律更進一步規定,州政府必須訂定相關法律,讓「性犯罪者登記」中的性侵犯個人資訊全面公開。


性侵犯能不能以「保障個人隱私或權利」為由,拒絕自己的姓名與住址成為人人查得到的公開資料?


2002年,1名康乃狄克州性侵犯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告,指稱「性犯罪者登記」制度侵犯美國憲法保障的個人權益。


這起官司一路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美國最高法院在2003年裁定,性侵犯必須遵守各州的「性犯罪者登記」法規,個人資料必須公開化。10105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異鄉人的呢喃 的頭像
    異鄉人的呢喃

    異鄉人的呢喃

    異鄉人的呢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